top of page

104級東海建築系刊04:::建築和攝影的交會


|本期特邀撰稿人

阮偉明,現居於台灣台中。東海大學建築系學士,美國聖路易市華盛頓大學建築碩士,同時在該校藝術學院選修攝影獨立研究課程。1983至2014年間任教於東海大學建築系。期間先後在《室內》及《建築》雜誌開闢建築與攝影專欄,並兼從事建築專業攝影。退休後繼投身於攝影活動。

2014年舉辦《捕捉空間的靈光》個人攝影展並出版同名攝影集。

2017 法國巴黎Fotofever攝影博覽會

2018 日本京都國際攝影藝術節,「沈默的對話」個展

 

攝影與建築

攝影和建築之間存在著微妙的關係,我曾經在一篇文章中用「框」與「盒」這兩個字來表達兩者間的相對概念。兩者都有空間,攝影是平面空間,建築是三度空間。在視覺作用上,攝影的兩度空間可以透過頭腦的詮釋而呈現拍攝現場的三度性,而建築在某種觀察的角度以及刻意的裁切下,它的攝影呈現也可以是兩度性。空間的這種相互性產生了兩者美學上的一些共通的語彙:點、線、面、形態、組構、透視,還有光與影 [圖一]。我們用這些語彙來描述攝影和建築作品的構成,評估作品在這些方面表現的優劣。從這角度看,兩者是在同一個美學家庭裡面:視覺空間領域,相互連結,相互借助,又各自獨立。

建築的議題顯然比攝影寬廣許多:結構的行為、舒適與節能、與環境涵構的相容性、社會和經濟衝擊等,有些是可見的,有些隱藏在視覺之外,攝影充其量就只能在可見的層面上和建築建立連結。不過,攝影也不是只有在視覺上和建築建立起關係,攝影同樣可以表達超過視覺層面的內涵。

四年多以前,我出版一本攝影集,標題為《捕捉空間的靈光》,內容是我四十年間對建築與都市的個人感受,以攝影的方式呈現。我當時請我當年唸書時的系主任,現在已過世的漢寶德先生寫序,在序裡面有這一段,我完整摘錄如下:

「提起相機,面對建造的外在世界,可以有幾層目的。第一層就是前文說的記錄。這是建築家以相機代替手繪的功能。這一步要做好並不容易,因為要為一座建築留下記錄,要採取某一固定的角度,以遊客的身份,有時是做不到的。我在歐遊時,深深體會到此一困難,所以很多為著名建築攝取的照片,回國後用來供建築及課堂使用,覺得都不太理想。這一層,重點是攝影的工具性,可是拿相機的人卻是被動的,尋找按下快門的立足點。

第二層是美景的捕捉。走進建築世界,不去注意建築物的存在,而目的卻在欣賞美景,攝影則是用來留下當前所見美景的記憶。這不是建築人的態度,而是藝術家的觀點。建築是一種藝術,所以一位第一流的建築人必然是相當程度的藝術家。建築人只要略放鬆一下自己的立場,就是以藝術的觀點看世界了。有為數不少的建築人,丟掉生硬的建築觀點,把攝影當成繪畫,視為美景的記錄。這是很常見的情形,也是我忍不住會做的事情。阮偉明醉心於攝影,他可能早就放棄了第一層的任務,追求鏡頭中的美感了。對於沒有機會在建築專業上有所表現的建築人,這幾乎必然會步上的道路。

第三個層次是詩情的光輝。通過鏡頭所看到的千變萬化的世界,未必是建築的,也未必是美感的,可以自目之所見體會到一種抽象的感性的存在,靈動而無法形之於文字,或無法落實到現實之中。無以名之,只好承認視覺藝術昇華到性靈的天地,稱之為詩情。一位攝影家到了這一步,就已經成熟為真正的藝術家了。」

這一段文字所要呈現的意思和我以前在建築攝影課給學生寫的講義內容很接近。我舉出建築攝影有三種層次:第一個層次,攝影是建築設計的工具。攝影是建築設計過程中,以至於建造完成前的輔助工具。基地調查的紀錄、模型的拍攝研究、設計說明的使用、老師備課用的實例照片、施工過程記錄等,所採用的影像資料都屬於這一類。這些目的性使用的圖片,最重要的是能達成設定的用途,攝影的美學倒不是很重要。不過,操作拍攝的角度還是很重要,就像文字敘述的「達意」,好的新聞攝影記者也是能夠掌握事件的關鍵畫面。懂得如何讓照片不依賴文字說明就能夠傳達意義,本身也算是攝影技巧的一環。這類攝影事先還是先要有計劃和思緒,拍攝過程也像是一種設計。

第二種層次是建築的美好完工紀錄,也就是我們通常講的狹義的「建築攝影」。拍攝這類作品的就不會是建築的從業人員和建築系的師生,而是專業的攝影師,屬於應用攝影的性質。由於這些攝影師都配備專業的器材,基本上是高解析度的相機和移軸鏡頭,加上攝影師的美學素養,所以可以拍出建築在視覺上的美好效果 [圖二]。這種攝影的美學規範幾乎是公定的,包含建築物的垂直線必須看起來垂直,背景不要造成干擾,有陽光藍天,建築物要拍起來呈現立體感。這些制式的攝影方式有時會流於匠氣,攝影品質的高低就仰賴攝影師的素養。通常,建築師會要求攝影的內容和拍攝角度。許多建築師其實自身具有相當水準的攝影素養,在自行拍攝時也會拍出具有美感的建築攝影。

第三種層次就是以建築為題材的攝影,由攝影者主導拍攝的方式。這種方式的拍攝是以藝術性或個人的創作意念出發,與設計者沒有關係。對於建築作品,攝影者選擇自己的詮釋方式,可以是視覺美學的,可以是詩情的,甚至可以是刻意扭曲以適合自己所要表達的企圖。在數位攝影盛行以後,攝影者有更大的後製空間編輯所看到的建築,而不受限於眼睛所看到的實體影像。其實,第二種和第三種層次並沒有絕對的分野。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專業攝影師在拍攝客戶的建築作品時,也開始以 藝術,而不是純記錄的眼光來拍攝。

除了這傳統的三種層次外,攝影和建築還可以有第四種關係,就是從攝影的角度回觀建築設計。我在當建築設計老師的時候,曾經給學生出過一個設計題目。我先要求學生選一張自己拍攝,或現成,具有基本構圖內容的照片。接著,要求同學以不同的角度解析這張照片,如幾何、虛實、層次、光影、主題與背景等。然後要他們就分析的結果建構一個三度空間,不同於原有照片的空間,等於是一種空間的自我詮釋再現。這練習的目的主要以一張平面的影像,探索兩度空間和三度空間相互間的轉換可能性和限制。

此外,我最近在築生講堂的一個講座裡,使用了一些實例來談如何從攝影的影像效果來改善設計在視覺上的呈現。這方面列了許多項目,包含建築物的輪廓、量體組成、天際線、立面設計、方位上的考量、穩定元素與背景、材料和質感的選擇搭配、透視形成、視覺張力、框景、光線的品質、色彩的整體感、空間層次、序列性等等,建築和室內設計都談到。這些當然是屬於視覺美學的,和第二種層次有關,卻是反向的思考。

 

攝影與都市

拍攝建築物和拍攝都市有一些基本上很不一樣的思維。除了建築的單一和複數的不同之外,攝影的拍攝和敘述內容也有相當差異。在《捕捉空間的靈光》一書中,我將圖片的內容分為兩大類,一類的標題是〈城市的記事〉,主要表達我對都市現象的敘事。另一類〈空間的靈光〉,主要是表現建築的空間、氛圍和光的美感。而漢寶德教授主導的,兩套由文建會和文化部出版的「生活美學理念推廣系列」的編輯中,六個系列中的《建築》和《街道》是分屬於不同的兩本書。《街道》一書的內容其實就是在講都市,裡面關於都市的美學分為街道、廣場、建築群、地標建築和街景這五部分。

建築和城市固然都是實體和空間的呈現,因為尺度和組成的不同,美學上的表現會偏重在不同的面向。都市的內在關係更複雜,攝影的主題也更多元。攝影者觀察的都市和建築師或都市設計者構想的都市,在知覺的認識上存在著比對單棟建築的觀察更大的歧異。相對於對單一建築的掌握,設計者對都市型態無疑是比較更理念導向和視野更高的。他們用模型、透視圖和文字論述來描述對都市的構想,往往超越一般人的體驗尺度,即使模擬得再真實,也都是虛擬的投射。拿著相機的攝影者通常是在都市空間之內,他和都市之間尺度和深度上的差異使他無法宏觀,鏡頭下的都市是直觀的面對。他可以有遙遠的遠觀,可以拍攝在都市裡看到的大街景,也可以專注在身旁看到的小景象上,但對象都是實質存在的。這關鍵性的差異注定建築師和攝影者在都市觀察上立足點的對立性,而這種對立性也顯示兩種專業上各自的盲點:想像的城市和看得見的城市,建築師見林,攝影師見樹。也因為專業委託的關係更為薄弱,建築師和攝影師對都市的視覺意象幾乎是各自發展。也因此,攝影者對都市的觀察有更多的自主性。

如果不是設計者的角色,學建築的,對城鄉的攝影,除了像觀光客那樣的隨拍紀錄方式,要有內容,主要還是取決於他對環境的看法。我編輯的「生活美學理念推廣系列」的《街道》那一冊,設定方向是呈現都市的美感 [圖三]。〈街道〉篇記錄有品質的都市線性空間,焦點放在街道的空間比例、段落轉折、端景、街道立面等內容上。〈廣場〉篇描述廣場空間的形狀尺度、圍閉性、出入節點等。〈建築群〉篇呈現都市建築在類型學上的特質,建築群體作為街牆或簇群的組合方式,和整體景觀中的有趣個別差異。〈地標建築〉篇不是在描述建築物,而是揭示它和都市街道、廣場以及都市發展史上的關係。〈街景〉篇則是顯示都市裡一些令人愉悅的經驗景象,如公共藝術、街道傢俱、街角和設計良好的公共設施。

在過程上,攝影的方向是在拍攝前就定好的,而非即興式的,再多的實例都不會改變拍攝策略。然而,都市攝影可以有不同的態度 [圖四] [圖五]。在《捕捉空間的靈光》的〈城市〉篇,我不是從美感的觀點出發,而是專注在都市中各種元素的對話關係上,因對話而衍生出故事。由於所處的都市環境的觸發點不同,故事內容也像短篇小說一樣的分歧。這裡面包含批判、主觀印象、歷史關懷、空間氛圍、自由聯想等。有時也拍人,但是都以都市作為活動場景的前提下呈現。如果不是對都市實質環境有特殊興趣,而是以攝影為本業的攝影者,在都市這個大舞台內,內容和態度的選擇更多。都市是一種現象,攝影所收納的人和景物,是對這現象的個人連結。

 

結語

攝影和建築是各自獨立的領域,當個自領域的人跨過那條不是很截然分明的界線,所見到的意象受到先前訓練背景的影響是免不了的。這種觀點上的差異對影像內容和品質上的表現,可能是限制,也可能是助益。建築和攝影的從業人員,同為視覺空間的發想者,如果因為跨領域的相互影響,而能超越個別本位的觀點,新的創意形式就會出現,不論是在攝影,或在建築方面的表現 [圖六]。

圖一 路思義堂。建築攝影同時包含兩度與三度空間,形態與氛圍。

圖二 台中火車站。專業建築攝影。

圖三 鹿港。廣場與建築群。

圖四 克拉科市,波蘭。都市街面的美感。

圖五 克拉科市,波蘭。都市作為市民活動的場景。

圖六 聖路易市,美國。都市之狂想。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