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104級東海建築系刊08::: 大四設計專題 - 所謂的建築研究?

大四在東海是一個特別的年級。Studio的形式從基礎練習轉為選擇有興趣的「設計題目」。由不同指導老師主持不同的題目,在為期一個學期當中和學生共同琢磨、探討這個題目的各種可能性。這是一種與三年級以前有明確訓練目的的題目截然不同的過程。在描述這個階段時,我們經常使用「研究」、「建築議題」這樣的字眼,彷彿我們在其中能夠找到建築形而上的某種解答。我們也把它當成是畢業設計前的熱身,讓自己在跳入火坑前先習慣裡頭的溫度。

究竟這被我們冠上「建築研究練習」的一年是什麼樣子? 這個問題很難一言以蔽之,甚至不該能夠被精準回答。但本期將展開對兩位大四同學的訪談,請他們分享完成一學期題目的過程與經驗。或許,我們從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本期受訪者 邵啟立(游麲老師指導) 黃奕樺(廖嘉舜老師指導)

訪談籌備/訪談同學/文字記錄/撰文編排 陳彥廷

[ 訪談一 : 邵啟立 ]

可以首先請你簡單說明你們上學期的題目的內容嗎?

我們四年級上學期的題目是在討論,把建築從過去圖面直接extrude或是從圖紙直接變成建築的這種方式,能不能做出翻轉。我們用像是樂高的方式,用一個固定單元去組成一種能夠對應各種環境的一種構築空間的模式。

聽起來裡面包含幾個關鍵字:「單元」、「組合」、「適應環境」,然後是跟以前不一樣的一種系統。

對。

那這個題目從開始到結束的流程是什麼?

我們一開始的想法是要去做fabrication(製造、組建),要有關於如何製造的想法。所以一開始找的東西不能夠用訂製品,那個單元要是現實有的東西,然後用現有的工藝方式去把它彎或折,變成你要的那個form。在有一個固定幾何形的單元之後(圖一),我們去把它做組合。在組合的過程中會有一些基本條件是你需要把它組成一個面、一根柱子或一個環;它需要有辦法作邏輯性的累積。這是(第一階段的)基本要素。

完成之後,第二步是開始去針對一開始這個form,去思考有沒有甚麼潛力去對空間做出回應。以我的例子來講,我用的是tube/鋼管 。跟老師討論的過程中很直觀的聯想到,有沒有可能把這個東西變成管線系統,讓它變成構築的本身。因為管線系統在過去是被埋在牆裡像是血管的東西,沒有自己站起來的能力;但是當它今天材料變成鋼,然後幾何形能夠構成空間的時候,有沒有可能做這樣的翻轉。

而第三部分就是在現實中選一塊基地,要去挑戰這個系統的適應性。這大概就是整個學期的流程。

所以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從元件開始研究;第二階段是在研究元件和它的組合的空間特性;然後第三個就是真的進入建築設計嗎?

對。

那你們在做fabrication的時候是怎麼進行的?

呃……,這其實就有個落差,是老師他自己在研究所的studio跟我們在東海的差別。因為他在巴特雷的studio的時候擁有很多的工具能夠用來做fabrication。但在我們這邊因為工具缺乏,其實後來討論就受限於你只要能找到「有人可以這樣做」就好,不見得要把它一比一的做出來。所以這段fabrication,其實不太能被稱作是在做真的構築,而是在提一種構築的方案。

所謂可以幫助你做fabrication的工具像是什麼?

像是機械手臂。還是回到我的例子。我的材料是鋼管,機械手臂可以把它彎成L字形、S字形;可以彎成很多種form,甚至可以讓它產生型抗。Fabrication理想的狀況是可以把這些東西拿真實材料去試,做出一比一的局部sample,然後再去做study。但是我們的情況這個部分就比較簡略的跳過了。

除了元件本身的設計之外,你們另一個很重要的點是要去組合這些東西。這些組合的嘗試有什麼邏輯嗎?

作法上你其實要把它數學化。

數學化?

因為每一個單元都會有一定的尺寸。有固定尺寸的話,我們在接點的設計上,每一個unit應該跟下一個unit怎麼接? 是面接還是榫接? 榫接的話它的榫位在哪邊? 面接的話它的面要怎麼去分割……。這些東西就會變成是數學上的事情。因為我們要用邏輯化的方法去做,所以組織化這件事情就很重要。我們其實花很多時間去試它應該用什麼樣的數學組法;(決定因素)可能是更好的力學關係,或是更有效率的生產,或是美觀、美感 (圖二)。其實花滿多時間在做這個嘗試的。

所以譬如說,同樣兩個元件我有幾百種組合,是從這幾百種組法裡面選出你所想要的組合邏輯?

對。

那第二階段回應空間這件事情,你剛剛舉的例子是從你的tube回到管線這件事情,這種關係的發現或討論是怎麼產生的? 有刻意去尋找嗎?

嗯……,其實它的發現很直接。學期中間我們是從線性空間開始去討論。因為那時候是先去看管線的彎折組合有甚麼特點,然後很直觀的發現它線性的特性。但是線構成的空間如果單純要把它組成一個pavilion或是其他什麼的話,它就只是個form,沒有辦法強調或是宣示什麼事情。我覺得這是在這個studio滿重要的一件事,你要去對現實的空間組織提出懷疑,用這個東西(元件系統)去懷疑現在看到的空間,所以會談管線的原因其實是想把管線這個東西inside-out。我們在畫機電圖的時候管線這個東西也用線條表示,並不會把管子畫出來,因為它其實是在講A點到B點的一種邏輯。從類似這樣的方式去把對於管線的討論給延伸,看能不能把原本停留在機電的部分延伸到空間。(圖三)(圖四)

你剛才也談到工具的問題。因為雖然你說工具不足,理想的狀態是能夠把真正的樣品做出來,可是學校沒有這樣的設備。但你們還是設法選擇了其他的方法去approach這件事。你覺得最終成品的落差在哪裡?

我覺得最直觀的其實就是物理性跟材料性的問題。我們studio有八個同學,有三個是用雷射切割,其他五個是用3D列印機。其中很明顯的問題是,3D列印用的是PLA,是類似塑膠的材料,它產出的東西就只是一個form。它的物理強度、材料強度,甚至更細的去說觸碰它時的質感,這些東西我們都沒辦法討論。我們只能討論到form,甚至連它怎麼撐起自身的結構狀態都不見得可以去談。只有少數同學例外,例如做夾板材的fabrication,用雷切去切薄木板然後組裝,那個擬真性就相對高滿多的。

這套----姑且把它稱為設計方法或研究方法的流程----是老師當初設定的嗎?

是老師設定的沒錯。他一開始就把這個方法講得很清楚。

所以這個方法的結果也是老師一開始就有一個想像?

對。

我好奇一件事情。通常我們在談到研究的時候,會分成幾種。例如用某種方法去研究想要的結果,或是從研究過程得到一個結論或方法……。你覺得你們屬於哪一種?

我們組其實很明顯是用方法去研究的類型,不過在我印象中我大一時的課程其實比較像是後者在做類似方法學的研究。

怎麼說?

應該說,大一的時候是你在設計你的設計方法。你的design process還在被你不斷的調整。我覺得我們這屆大一上學期有幾個題目滿特別的。例如有一個在研究肢體跟空間的關係,要把它從第一階段的圖模轉換成第二階段的一比一。這個轉換過程裡老師是不鼓勵你去做直接動作的轉換的,因為的確會有某些同學觀察到某個動作,然後直接把這個動作做再詮釋。題目比較提倡的是怎麼去看待動作的本質,你對這個本質有什麼樣的想法。所以每一個同學都會有自己的出發點,但是以非主觀的切入點去看待很多的現象跟行為。這就比較像是對一個設計方法或研究方法的建構。

我了解了。那最後一個問題。這個題目你做了一個學期,你覺得這個題目對你有什麼價值或者給了你一些什麼?

我覺得這個題目認真做一個學期,做出一個project,一定能夠得到一些東西。但是我必須說它沒有達到開始時的預期。

我覺得這種studio本身,像是老師他在英國巴特雷做的那個studio,它們的價值其實就是在fabrication。前面研究的東西做得再精彩,最終都需要去做fabrication這件事情。做fabrication這件事情的時候會把整個process的合理性或是可執行性很寫實的呈現出來。所以就算(電腦裡)搭出一個很大、很帥的pavilion,當它是真實一比一的時候,一看你就會發現它有問題。可是這件事情再前面的模型或是render的時候,它看起來其實是很美好的。所以我覺得它的價值是在於做fabrication,這個步驟可以讓學習的人學很多。

回到我們這個題目。當然我們在前段研究的部分,我覺得沒有做到滿分也有八成,但是最可惜的是最後的fabrication我們真的沒辦法做。我們沒有這麼多的資源去驗證它。而且那個驗證過程我覺得對於學習者而言很重要。像是要用混凝土的人就要自己去設計模具。這種東西是看(巴特雷)他們的影片、studio介紹的詳細內容時會覺得還滿有意義的,但我們在這個階段前就停住了。我覺得滿可惜的。

所以感覺上除了工具的問題,其實目標設定上也有差別。

對。

好的。以上就是所有的問題,感謝你能夠受訪。

 

[ 訪談二 : 黃奕樺 ]

能請你先簡單說明一下上學期的題目在做些什麼嗎?

我先講一下這個題目的起源好了。因為我覺得大四的題目,它的思考層面比較像是老師和學生會一起去做老師的問題的思考。

老師的問題的思考?

嗯,我的意思是老師也在找這個問題的答案。老師帶著你一起做,你也跟著他一起想。所以狀況是當我們走到某一步、思想到達某個層面,然後再去找議題或是論證的方式,回頭去看這個題目。

所以其實是老師跟學生合作的一種方式。

對。我們的題目一開始其實沒有那麼明確。最初其實只是想要知道風土建築----可以說是在沒有建築師的情況下被建造----為甚麼可以在那樣的環境狀態下成形。

就是說風土建築為什麼可以在沒有設計者的狀態下達成那種適應的狀態?

其實沒有刻意地想談「設計者」這件事。比較像是,人蓋房子是一種本能性的行為,我們人類所蓋出來的所有房子會回應當下的氣候。所以在這些房子裡面,可不可以找到一套邏輯或是組合方式去面對現在的氣候環境。

所以是類似「因為OOO,所以房子長成XXX」的一種研究?

對! 但是它又更detail一點。像是屋頂的斜度、牆的材料、地面跟房子的接合方法……,比較像是這樣細節的事情。而且我們刻意不去討論文化層面,因為如果把文化層面列進來這題目會太大,不太好討論。在這個討論裡面,最小的單元是房子,再來是聚落的關係,進一步又能去談聚落跟海、山、氣候環境的關係。

我們一開始的作法是,老師要我們把世界地圖上用經度去切分成幾個帶,然後選擇想要的區帶去做研究。所以你可以在垂直向上面,比較南北不同地方的氣候差距和海陸關係,這些東西怎麼去影響當地的建築物。

了解。那想問你們這個題目整個學期的流程是什麼?

我們評圖評了三次,我簡單用這三次去區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就是我剛才說的,去切世界地圖上的帶,每個人選一個;在帶上取五個地方的風土建築,蒐集這五個地方的氣候條件、聚落模式和構造方式的詳細資料。

所以是用取樣的方式?

就是取樣。

所以其實你們第一階段是做大量的資料蒐集?

對。過程中也包含對全球氣候的重新理解。雖然這些東西高中就念過了,但要釐清後面的事情還是必須把這些基本功抓回來。前面我們其實花了一些時間在整理氣候資料,然後才更詳細的去談風跟水的關係。例如去看某地氣象台風和雨的資料,然後利用剖面的關係去比。意思是選取這個地點的左右甚至隔壁帶(如中國可能自己就能切成兩個到三個帶)同緯度的地點,或是鄰近但氣候不同的地點,我們都歸類在同一個帶上。從風和洋流的方向比較去推斷,什麼樣的海陸關係會有什麼樣的氣候。順帶一題,第一階段的資料基本上是用平立剖、地圖去呈現。

第二階段做的就是把前一階段的資料全部歸納 (圖五)。例如把房屋用濕度和溫度分類成圖表,再根據結果去對它們的屋頂構造進行觀察。其他還有材料、牆厚、房屋和地面的關係、通風方式…..等等。這些工作都是全組分工進行,再集合起來的。並列的時候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不同氣候之間建築方式的差別。

我覺得這個題目很難的一點是,我們很難直接在歸納完這些資料後直接的得出結論,然後用這個結論去做設計。

但我記得你們第三階段其實還是有進入建築設計。

雖然我們在最後歸納了八個氣候/風土建築的類別 (圖六),但這件事情還是很難直接拿來進設計去做,因為我們沒辦法直接斷言,房子這樣蓋所以屋頂長那樣;什麼樣的屋頂就會跟什麼樣的牆和地板接。我自己覺得這種看法其實不合邏輯。

是因為這些東西被刻意拆開來看的緣故嗎?

對。當你把這些東西拆開來看就會發現這件事情不合邏輯。很多房子屋頂、牆的構造方是其實是一體的,你不會覺得一棟整個都是用石頭砌的房子的屋頂和下面其他東西是可以分開的。大概就是這樣的事情。

所以這個階段我們遇到最大的障礙其實就是「怎麼樣進設計」。所以我們就在這個時候提出了討論。我們整組提了八個議題,一人一個。

在期中評圖之後嗎?

大約是評圖前一週初步的提出問題,希望能在這個議題上有討論。我先舉我的當例子好了。

好。

我提的問題是,人類對於室內空間的依賴越來越高的時候,建築量體只會越來越大。我們在做資料調查的時候發現,風土建築的空間機能常常就只有睡眠跟烹飪而已,它非常的基本。所以它們很單純的在處理內部的空氣要怎麼對流、溫度會如何,這常常也就是所謂的「風土」這件事情。但當所有的機能集中到一起的時候,要怎麼去處理這件事? 如果還是要用風跟熱去調節室內的話該怎麼做? 屬於比較簡單的題目。

其他有一些人在談,室內如果開始都用設備系統去處理的時候,室外是不是就變成一個「丟棄不要的東西」的地方? 像是丟垃圾、冷氣外機排出的熱氣、大樓反射的光。所以才有熱島效應這樣的事情。這時候戶外的品質是甚麼? 是不是就沒有戶外品質可言? 有沒有辦法在室內達到調節的前提下讓室外不要呈現負面的狀態。

感覺上這些議題其實都來自你們在看了前面那麼多東西以後發現或是想到的一些事情。

應該說,如果要拿來跟當代討論的話,必須得透過這些議題。這些議題其實是刻意的用現代的方式去看過去的風土建築,或者說刻意去找議題。並不完全是前面邊做的時候邊想到這些議題。沒有這麼直接。畢竟這兩件事情的連結性其實是低的。風土跟現代其實有滿大的落差,不太容易直接從這裡面去思考。

我們當時評圖還有一個討論是,有一些老師認為我們不應該把風土建築面對氣候環境這件事情當作是被動的。所謂主動的意思是,我在牆上開一個很大的窗是為了把光線引進來,用這樣操作式的方式去做建築。那過去的建築方式為什麼會被稱為被動? 那是當時的人在當時的技術和環境條件之下,去做的一種主動行為。但現在的人就該去參考過去的作法嗎? 好像也不對。特別是現在又有讓建築「量產」的需求,我們不能要求現在的人用過去的方式蓋房子。

總之就是去衍生這些議題。這些議題都是很初步的,想了大概一兩週,然後先挑出來的。

第三階段基本上是想辦法去使用前面的內容,運用在設計上面。我們把這些議題又分成四個大議題 : 材料、設備、外部環境跟人為vs.自然,避免討論太分散,也用這四個議題去檢討現代化之後的建築。我自己是從材料跟設備切入。建立在原本的題目: 怎麼樣去控制風和熱/火來調節室內環境,而火就是其中一種需要被設備控制的東西。我的基地挑在美國新墨西哥州,類似沙漠氣候,一個日夜溫差非常大的地方。我嘗試在容納所有現代生活機能之後,用夯土的方式做出房屋裡的夾層 (圖七),利用這些夾層去容納和循環房屋中央火爐的熱。另一個重點是風怎麼被控制。這個地區長年吹西風,所以利用把西風帶入屋內來調節氣溫。做到冷的時候不會太冷,熱的時候不會太熱的效果。這個設計其實很快就做完了,因為我們的目的並不是做出一個多漂亮的空間,而是怎們去用過去的想法或是去修改現代建築的作法。所以很多人的設計其實都偏理想化。

了解。我好奇一件事,這件事你剛才也有提到,你覺得前期研究的一些分類或研究方式有一些問題,導致後面不太容易導出結果。這種Study的方式是老師的決定,或是討論之後的決定?

我們上課的方式很妙。我們會先分享各自蒐集了什麼資料,後半則進入組員之間的討論,討論下一步要怎麼走。老師刻意的把自己抽離,讓我們自己去想這些資料蒐集的意義和用途。老師會在我們做完決定後再回來跟我們談這件事,幫我們把脈絡梳理清楚。

我覺得這件事滿有趣的。因為一般做研究時,研究的目的其實是設定好的;是為了某個結果去向目標接近。實驗方法也常常是設定好的。所以我覺得你們的Studio與其說是研究,不如說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我想我就進入最後一個問題吧。你覺得上學期這個Studio,你自己的結論或是收穫是什麼?

我覺得這個設計很難明確的說「學到什麼」。我們做的這些東西其實沒辦法直接被套用來蓋房子。但我這學期選的組帶我們到貴州去做了一個禮拜的設計,我在那裡看到當地的構造系統和氣候條件時就能夠直覺的觀察那些細節。所以上學期比較像是培養出一種敏感度,怎麼去看這些風土建築的經驗。特別是當初資料蒐集不可能真的到當地去看,甚至有一些是從旅遊書之類的非建築專業的書上截錄的,很多事情需要我們自己去推論。所以現場看到的時候,有些推論的事情就可以被驗證或挑戰。

還有另一個不是建築上的學習是來自跟組員和老師互動討論下一步該怎麼走的狀況,會覺得自己真的再透過思考或這個研究去接近一個自己想要的答案。雖然最後未必真的有,但這個過程我覺得滿重要的。而且就我所知,每個人得到的事情差異還滿大的,特別是從每個人設計想討論的方向看得出來;但學期前面的階段卻是一起做的。結論來說雖然很累,但還算是一個不錯的經驗。

好的。我的問題結束了。謝謝你願意接受這次訪談。


bottom of page